节后第一天,北京冬奥会也进入了第三个比赛日。赛场上,选手诠释奥运精神;在赛场外,城市运营、医疗卫生、交通、气象等各种服务都在全力保障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其中涌现出一些有趣的黑科技。2月7日,记者带你盘点冬奥会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
AI虚拟天气主播“冯小树”
训练一周后,我将值班为选手播报天气指数。
与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是,冬奥会大量赛事在室外山区举行,其赛程、项目、观赛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离不开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距离本届冬奥会开幕还有10天,天气主播冯小树已经正式上岗,为各个场馆的参赛选手和观众实时播报观看冬奥会的天气指数。
记者了解到,主播冯小树并非人类,而是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和萧冰公司联合打造,诞生于萧冰框架下的AI虚拟气象主播。结合萧冰深度神经网络渲染技术和小样本学习技术,冯小树包括人脸、表情、肢体
动作在内的整体自然度已经提升到与真人不可区分的程度,训练周期仅为一周。
值得一提的是,在语音专家模型、嘴部专家模型和面部渲染专家模型的训练下,“冯小树”精准地学会了冯舒的嘴部动作、眼神和面部肌肉之间的协调。北京冬奥会期间,冯小树将继续播出《公众观冬奥气象指数》,涵盖户外比赛的人情与
健康提示,包括体感寒冷指数、着装指数、寒冷指数、冻伤指数、防晒指数等气象指标,及时向观众传递户外场馆精细化气象指数服务信息。
大型场馆找不到座位或厕所?
还有智能向导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
在大型场馆找座位、找厕所、找超市的时候,经常会有“摸不到门,找不到北”的烦恼。在本届冬奥会上,开幕式举办地“鸟巢”和速滑比赛场馆“冰带”中都有一位“热情的向导”,这是迪法恩斯提供的结合AI和AR技术的智能应用。进入会场后,只需通过网络连接AR导航应用,打开摄像头,即可实时享受智能引导服务。
与传统的室内定位技术相比,这种视觉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易于部署的特点。无需对室内建筑环境进行二次改造,只需利用激光视觉地图采集设备采集现有环境即可实现定位功能。
智能物流机器人(10.220,-0.10,-0.97%)穿梭物料。
尽量减少人员接触。
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各大比赛场馆和冬奥村在很多环节都尽量做到无人化、无人化,取代人力的正是机器人。比如在物资运输方面,组委会选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减少人员接触。
以京东物流机器人为例,室内智能物流机器人可以搬运30-300公斤的货物,实现场馆内无人化、无接触的终端配送。为了提高馆内物资流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室内运输机器人全部在缓冲区工作,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配置的智能终端将室内运输机器人叫到自己的地方。车辆到达清洁区和缓冲区的边界后,工人可以将物料放置在机器人箱内,机器人会将物料运送到缓冲区和污染区的边界,从而完成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摆渡连接。污染地区的物资也可以消毒后由机器人送到清洁地区,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